笔趣窝 > 红楼之姜蝉 > 第四十二章 僧行讲古

第四十二章 僧行讲古


  众人回到客栈时,发现谢、王、孙、玉四人已经返回客栈并且准备好饭食了。

  郭小舅见状随意问道:“歇脚的院落收拾好了?”

  “已经收拾妥当,随时可以入住了。”

  “那正好,我们吃过饭就慢慢散步走过去,刚好消消食,之后我们再自己找个景点消磨剩余的午后时光。”

  郭小舅的提议得到了一致的赞同,看来众人是都不喜欢那种走马观花似的赏景方式哪!

  吃过午饭,大家便踱着悠悠的步伐,向着宅院方向走去。

  一路上人声熙攘:吆喝的声音、嬉闹的声音、讲故事的声音、高谈阔论的声音等等,吴侬软语间夹杂着各色腔调的外来之音,声声不绝于耳。

  如果说京城的街景是天高云阔的舒朗之态,那么锦屏县的街景就是婉约秀气的闺阁情态。

  无论是小桥流水,还是古巷人家;无论是一柄团扇,还是一把油伞……它都如那传世名画般,一笔一画都是丹青妙手描摹的绝代风华。

  未几,众人便沿着蜿蜒的青石巷道来到了一处宅门前。

  只见铜锁墨门,上方一大匾书有“姜宅”二字。

  门两边是白色的院墙,墙底是青石地基。

  白色院墙与青石巷道之间有一溜花圃,里面有几枝修竹,间或几丛墨兰,还有一株上了年纪的海棠立在大门右方。

  疏疏落落间便是一派优雅意象,足见设计者的审美高超。

  打开大门,入眼便是一面刻着竹、兰的影壁。

  继续前进,进得垂花门,便来到庭院。

  院内假山花木皆备,流水池塘也不缺,且池塘内菡萏红得正艳,阵阵暗香扑鼻。

  光影之下,一切都显得格外的明煦美好。

  大略地看过几眼,众人便继续走下去,然后发现这宅院原来的主人应当是一位竹、兰的爱好者,因为大多数的花圃花园都种有各种竹和兰。

  直至参观完毕,众人发现这竟是一座三进宅院,典型的江南格局,前门临街,后门临水。再加上宅院景色秀丽,实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好居处。

  但众人也不是不知世事的人,如此好的地段方位,一般都得靠时机方能碰到,现下如此容易便找到了,众人心里都很是好奇。

  姜蝉也不例外,于是便直接问道:“这类宅院很好找吗?”

  众人听后都明白她所问背后之意,于是都将目光转向处理此事的四人,想听听他们的回答。

  之后便见亲卫谢正出来答道:“禀公主,此处宅院的主人与属下有些故交,兼之他另有所居,此处不过是休闲场所,所以当听闻我在找宅院时,他便欲将此处直接送与属下,但属下拒绝了,然后以高于市井的银钱买下了这里,其余的手续也已备齐,没有出格之处。”

  姜蝉听后点点头,道:“行事有分寸就好。”

  随后她又道:“我看见后门处有几把摇椅,河里也有数条乌篷船,要不我们今天就不出去了?等明天我们再出去县里各处走走逛逛。”

  “今天剩余的时光我们就在后门处消磨:用江南的紫砂壶泡上同样有名的江南名茶龙井,各自端上一杯,慢慢地品着,然后躺在摇椅上吹吹风打打盹儿,或躺在乌篷船里听听水哼哼曲儿,之后大家再懒懒散散地讲讲古今逸事,不妨也是一大享受。”

  众人随着她的描述想象着那种场景,感觉确是一种无上享受,便立即行动起来。

  姜蝉选择了乌篷船,她抿了一口龙井茶,慢慢地品着,然后整个人躺在船上,脑袋在船篷里避着日光,身子则在船篷外沐浴日光,然后听着细微的悠悠水声。

  这实在是一个酝酿睡意的好环境。

  她想了想,总觉得还差点儿什么。

  在睡意袭来前,她终于反应过来,原来是还差点睡前故事。

  于是她对着众人道:“你们有什么故事吗?讲来大家听一听。”

  僧行见无人开口,便道:“那便贫僧来讲讲我佛教的发展故事吧。”

  僧行见众人皆一副倾听之态,便将那些他耳熟能详的历史娓娓道来:“佛教最早传入中原大地是在汉明帝时代,最早的一座寺庙便是当时建在洛阳的白马寺。佛教啊,也并不是一下子发展起来的,它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传播不广,信徒不多的状态。直到出现了几个推动佛教发展的关键人物,佛教才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。”

  “第一个人物便是鸠摩罗什大师。南北朝时期,印度鸠摩罗什大师来到我中原大地,并翻译了大量的佛门经典,从而才引起了士人的重视。然后,在晋代之后,佛教方成为人们的普遍信仰。”

  “第二个人物便是梁武帝萧衍。他本人笃信佛教,不仅广建佛寺,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,甚至几次入寺做和尚,再被其大臣们捐款赎回。作为一国之君,他的行为扩大了佛教的影响力,推动了佛教的发展。插个题外话,我们汉传佛教必须吃素,就是他下的命令。他虽然信仰佛教,但为人刚愎自用,不听劝谏,毫无佛的心性,最后引狼入室,落得个暗淡下场。”

  “第三个人物便是达摩。达摩相较于其他人,他的名头应该更广为人知一些。毕竟作为禅宗初祖,关于他一苇渡江、面壁九载的传说,也是广为人知的。自他始,汉传佛教最大的宗门——禅宗,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成为了受汉文化影响最大,汉化最彻底的一个佛教宗派。”

  “第四个人物便是隋文帝杨坚。他结束了乱世,统一了当时的中原大地。在他的时代,佛教传播进入了全盛时期。他崇信佛教,一生大力提倡佛教。甚至下诏说,天下人皆可自愿出家,他人不得干预。他还下令各地出钱修庙,广印佛经,使佛教兴盛异常。”

  “第五个人物便是慧能。或许这个名字你们不是那么熟悉,但对于佛偈‘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’和佛偈‘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’大家应该比较耳熟能详。这里面后一个佛偈的主人公说的就是慧能。他是禅宗的六世祖,传下了一本有名的经书,即《六组坛经》。”

  “之后便迎来了佛教的衰退。以前的那些时代,虽然也有过上位者的灭佛运动,但是到最后,佛教都会再次兴盛起来。可惜,盛极必衰。”

  “到了唐朝时,佛教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盛时期,当时僧侣有数十万,寺院更是广布各地,多达五千三百余座。佛教的兴盛对当时的整个国家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,成为了一颗痈疮。上位者为了国家的发展,又一次开展了灭佛运动,自此后,佛教便再未有过格外兴盛的时期。”

  “所以,无论什么事物,都是由盛转衰的。”

  “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,佛教虽然不复兴盛时期那么强大,但它已经成为了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儒释道三者并列,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,会随着人类的发展一直源远流长下去,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胜利呢!”

  ……

  姜蝉本来是打算听着故事入眠的,但听着听着,便和其他人一样,不自觉间入了迷。

  直到僧行讲完了佛教的故事,现场还是一片静默。

  一时间,除了蝉鸣风过水流声,众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思绪里。

  如此思绪,时间飞快流逝,不知不觉又是一天,之后各自休息不必细提。

  :。:


  (https://www.bqwowo.cc/bqw203436/1270502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窝:www.bqwowo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qwowo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