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窝 > 嫡妃倾城:摄政王的小娇妻 > 第四章 一切为了学子

第四章 一切为了学子


反正您看着赏吧,他家也不想要什么,月满则亏的道理他们都懂。

        小皇帝拍板:“宋太师是朕的老师,前太子太师,虽早早致仕,但仍忧心为国。传朕旨意,太子太师宋拓昭,享国公食邑三千户,恩及四世,赐玉带。其孙女,修缮地舆图有功,特聘为内学千机堂博士,传道解惑,育国栋梁!”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祖孙仨殿内谢恩后,那边内侍领着赏赐流水般地送进宋家,小皇帝赏了黄金千两,绫罗绸缎玉石墨宝什么都有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可太喜欢直接赏钱的做法了,黄金和布料都是硬通货,皆可用来交易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头虽然没有封爵,但四代以内也就是到哥哥的孩子这一代,按三等爵享受国公待遇。自己也成功进入千机堂,这趟真是名利双收!

        宋朗回家后汇报战况:“不出所料,还有一位被点的是谢雩,其余像杜夫人一众则被点为外学堂国子监下辖的女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外学博士皆有品级有俸禄,只是外学教授的弟子更多,课程分得更细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算是看明白了,太后皇帝要的是品格才华俱佳的老师,而这位摄政王要的是能处理政事的女官。

        看来又是一位严苛挑剔的老板,以后在宫里能避则避吧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千机堂开课前,宫里派人来取了尺寸,为知意量身定制官服,和朝廷官服不同,但用的都是七品浅绿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她觉得这颜色一言难尽,但好在相当合身,忍忍吧,只要我上班穿的丑,下班别人就认不出我,宋知意自我安慰。

        国子监学生上课大概是在官员下朝时,内学亦是。

        开课这天宋知意身着官服,头梳半高髻,间发只插了御赐那把荔枝纹金梳和点缀着几只嵌珍珠花行簪,耳饰选了一对和田玉水滴耳坠。

        勒紧镀金浮雕革带,脚蹬皂靴,她在镜前转了个圈,很满意这身打扮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的马车在官员下朝前到达宫门口,引路的还是上次那个小太监,宋知意开始聊上了:“这位公公看着眼熟,是上次引祖父和我去崇文馆的那位吧?,不知公公如何称呼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宋女傅安好,正是奴婢。”小太监躬身回答,“您可以唤奴婢九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九安公公可用过早膳了,我出门时特意备了吃食,还温着呢。”宋知意指了指青羽提着的食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回女傅,奴婢已用过早膳,不敢劳女傅破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九安公公是哪里人士,多大了,进宫多久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此时像极了过年喜欢八卦的亲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回女傅,奴婢祖籍丽水,今年十七,进宫三年了。”九安继续在前面带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丽水好呀,山清水秀,就是离京都有点远。我去过,你们那儿有很多有名的山啊道观啊。”宋知意将尬聊发挥到极致,“诶,谢女傅到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奴婢出来时还没到,想必应该也快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九安终于把人带到了崇文馆,这一路上宋女傅虽然不算聒噪,但嘴巴也没停过。讲起丽水的地理人文风俗比他知道的还详细,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丽水人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入内堂,宋知意便看见谢雩站在通顶高的书架前怔神,她上前去打招呼,行了一个叉手礼:“晚辈知意,见过谢前辈,谢前辈安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雩缓缓转过身弯唇温声道:“宋女傅无须多礼,你我今后共事千机堂,我虽腆长几岁,却也当不得你这般奉供的。”说罢也恭敬回了个礼。

        见谢雩并不像坊间流传的那般桀骜不近人,“若不嫌弃,我便唤谢前辈一声姐姐可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不嫌弃,我还想唤宋妹妹一声老师呢,哈哈哈哈!”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也不迟疑跟只狐狸似的两眼一眯,接过玩笑:“收做学生可以,不过要以姐姐的全诗集当束脩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哈哈哈哈哈哈,还有这等好事,成交!”谢雩爽朗答应,虽然年长,但言语神情间皆是对宋知意的崇拜。

        以文字为生的人多少是有些清高和傲骨,她是打心眼里钦佩宋知意,所以才能放下身段,礼贤相待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一起去见崇文馆主事人梁太师,也就是现皇帝的老师。梁太师头发胡子早已斑白,古稀高龄还未回家颐养天年,听说是被摄政王三顾茅庐请回来教皇帝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倒也不是没请过她阿翁,只是一年到头在京里都逮不到人,摄政王便也放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谢女傅曾任西川校书郎,从事案牍工作,虽未教过学生,但也是做学问之人。庙堂不比江湖,文人和文官,虽只有一字之差,却有着天堑之隔,望你能担起千机堂少傅之责,传道受业,精心育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梁太师上来便一通敲打,他知晓谢雩的过往,也知道闲云野鹤惯了的文人多数都是放浪不羁的,既入了朝堂,那就应该谨言慎行,忠于职责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不知道那老头对自己又会说出怎样的犀利言辞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祖父与我同朝为官三十载,岳岚我是佩服的,无论学识、见地和心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岳岚是她祖父的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心想,我阿翁在家可不是这么说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头子跟她吐槽:“去了崇文馆你肯定要先去见梁佑声,这老东西迂腐顽固,墨守成规,共事时总是与我过不去,处处看我不顺眼。他一定会当着你的面贬低我,借此敲打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仅如此,他还喜欢告状,真是幼稚。如今我们同为太师,这点扯平了。但他儿子是门下侍郎,品阶虽比你爹低,却比六部有实权,陆侍中退下后肯定是他升上去了,啧!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头子一面絮叨一面瘪嘴摇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在你和你哥哥比老小子那几个孙子有出息,哈哈哈哈!”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看着她阿翁一会儿如丧考妣,一会儿如获至宝,到底是谁幼稚啊!

        她回过神,又听梁太师说道:“就是太没规矩,先生就该有先生的样子,他倒好,在内学结什么莫逆交,搞得学子个个和他称兄道弟。如此江湖草莽做派,梁某很是不齿!”

        看吧,果然对手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赶紧在他继续编排她阿翁之前截止了话头:“请太师放心,既入内学,学生定当勤于思,敏于行,讷于言。德高为师,身正为范,学生也必当正心修身,以无私奉献为最高品德,一切为了学子,为了一切学子!捧出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一串炮语连珠,语速稳当,字字真情,感人肺腑。

        梁太师半阖着嘴,一时忘记自己想说什么了,咳了一声掩饰尴尬:“嗯,有此觉悟是好事,那千机堂劳二位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一旁的谢雩看着宋知意这通操作,强忍住笑,憋得满脸通红,暗暗朝她竖起一个大拇指,悄声说了句:“佩服!”

        从梁佑声处出来,两人去了千机堂看今年新招的女学子,本次共进四十八人,皆是皇亲国戚和高官家眷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年龄有参差,故年长些的女孩放在甲班,年幼些的放在乙班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带的便是乙班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一走进课室,前一秒还三两围在一起说话的女孩们迅速分开,回到已经选好的座位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站定没有立即开口,先是环顾自己将要带领的这二十四个学生,从第一个看到最后一个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女孩大概都是十二三岁,有几个甚至看起来只有岁,虽然招生明令不得低于十二岁,但还是有某些靠山强硬的皇亲国戚塞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各位姑娘安好,很荣幸成为各位的主教女傅,我姓宋。你们在千机堂求学期间所有考核、表现,最终都由我来评判。既来之,则安之,读书是一件艰苦且长久的事情,想要学有所成,必须付出汗水。希望大家都能愉快相处,共同进步,将来也不失为一段美好回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一边踱步对着这些学子缓声说出了第一段话,底下的学生都睁大眼眸,目光中带着开启求学生活的兴奋、好奇和向往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天宋知意也没打算讲课,她让那些孩子做自我介绍:“今天咱们就先互相认识一下,从第一排第一个开始,介绍自己的名字,有什么特长,都读过什么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开始吧。”她走到第一个女孩桌前,笑着宽慰她:“没事的,简单介绍一下自己,不然为师怎么记住你们呢?你们的表现可关系到我教案上对你们的评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把孩子送进内学,不仅名声好听,更紧要的是离贵人近。是以教学先生对学子的评价不可谓不重要,男子关系到今后的仕途,女子关系到选婿这等终身大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夸张一点来说,师长对学生评价高,为学生说一句话,稍作引荐,胜过普通人十年的努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被点的粉衫女子徐徐站起,柔声细语道:“弟子周雨眠,先时启蒙,读过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弟子规》,特长嘛,嗯我会绣鸭子算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雨眠说完生怯的望着宋知意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只是谁带头“嗤”一声笑了出来,大家都跟着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知意霁颜一笑,示意她坐下:“白日看云坐,清秋对雨眠。雨眠,读起来唇齿生香,不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雨眠见宋知意赞赏,紧怯之意顿时就没有了。


  (https://www.bqwowo.cc/bqw81683583/36733187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窝:www.bqwowo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qwowo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