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窝 > 梦幻1984 > 第十六章 大队第一万元户

第十六章 大队第一万元户


  黄伟才这种贪官算的上是新时代的土地主,眼见这杨宇发了发财,说不眼红那是假的。

  因为政策逐渐放宽,谁有能力谁发财,投机倒把的帽子也扣不上,所以就算他黄伟才想查,那也是无从着手。

  可不查吧,黄伟才又堵得慌,在心里憋了好几天,实在是不舒服。

  “爸,我看还是算了吧,你是大队书记,犯不着和他计较,有些事儿传出去了对你的影响也不好,指不定人家怎么说咱!”

  黄晓明是十八九岁的人了,他老子那点儿小心思,他那里还看不出来,瞅着黄伟才没反应,又接着说道:“要是真要查的话,万一有些事儿抖出来,那我这工作……”

  “就你能,就你知道!你老子是傻子!”

  能当上大队书记,黄伟才也不是傻子,自己心里有鬼,他哪敢轻易去查谁?所以这事儿也就自然不了了之。

  俗话说,习惯成自然,这几天,天天有大货车来杨宇家收黄鳝泥鳅,乡里乡亲也已经见怪不怪了。

  可还是有人见不得杨宇发财,不就是收个黄鳝泥鳅吗?都觉得自己能。

  特别是李小二,他暗地里就动了小九九,自己私下以两角钱一斤,收了三百多斤黄鳝。

  这天他连大队出工都没去,一大早出门去堵来杨宇家收黄鳝泥鳅的大卡车。

  可听说他只有一两百斤黄鳝,这么少的量,三河水产公司的人干脆不理他,人家在这一片,只认杨宇一个人。

  可要量大,那就得启动资金,乡邻可都不是傻子,虽然李小二收得贵两分,但是没现钱,谁愿意?谁都不愿意,相比之下还是杨宇这现钱实在。

  后来没法子,他也只好以每斤一角七的价格,厚着脸皮卖给了杨宇,生生给亏了三块多钱。

  这事儿还被大伙儿嘲笑了好一阵子,都在一个村儿,杨宇自然也听说了这事儿。不过他只是一笑置之,竞争,杨宇从来不反对,但是他反对恶意竞争,比如说李小二这种哄抬市价,如果杨宇跟着竞争,那无异于会被逼着涨价。

  本来一角七的价格,在这一片,已经算很高的了,再涨上去,那杨宇的利润空间就要小得多了。

  “宇哥,这几天,咱赚了多少了?”

  张大猛帮着忙活到晚上十一点,收完了一天的黄鳝之后,好奇地对杨宇询问。

  从第一车黄鳝到现在,时间过了一个周,每天都是好几千的进账,而张大猛几乎也是每天拿一百回家,跟着杨宇这几天,比他整一年的钱都多。

  “不多不多,才两万。”

  没所谓地挥挥手,在杨宇看来,这只是一点小钱,过好日子够了,可要干大生意,那还远远不够。

  “才……才两万!”

  虽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,可张大猛还是被吓了一跳,好家伙!这才多久?就白手起家赚了两万了,这简直比捡钱还容易啊!

  现在有大卡车每天进村来拉,杨宇他们只用每天下午把黄鳝泥鳅收好,隔天几千块钱就到手了。

  不仅杨宇,这段日子,几乎全大队的人生活都是跟着好了不少,每天几块钱的收入摆在那里,大米饭能吃了,隔三差五也能吃上一点肉了,小孩子的零花钱也从分变成了角。

  虽然有眼红的,可是感恩的人还是很多,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杨宇带来了,要不是杨宇,他们现在还在累死累活,还在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。

  大卡车,就像是天然的广告牌,全镇甚至隔壁镇的人,都知道杨宇在收黄鳝,现在成了大老板。

 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发酵,杨宇的生意迎来了一个黄金爆发期,称了就能拿现钱,因为口碑搞得好,所以隔壁镇的人都开始连夜赶过来送泥鳅黄鳝过来。

  导致杨宇的黄鳝一天比一天收得多,记得最多的一天,杨宇全家忙到了凌晨三点,一共收了两万七千斤。

  三河水产公司的卡车也从两辆变成了四辆。

  杨宇所积累的财富就像是滚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,两万变三万,三万变六万,一个月时间,杨宇最后清点了一下账目,总共挣了十二万多!

  然而,杨宇在月中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,他们每天收的黄鳝泥鳅都要比之前一天少几百斤。

  这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这一带的黄鳝已经快要被抓完了,照这个趋势,要不了两个月,这生意就得玩完。

  对于这个情况,杨宇丝毫不担心,因为他早就有了心里准备,计划好了接下来要干什么。

  尽管现在才1984年,但有的事情和2017年一样,比如说钱生钱,无论放到那个年代,都是很容易的。

  之所以少数人富了起来,更大的原因还是他们率先掌握了原始资本。

  “大猛,我明天要去省城,得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,我走过后你就辛苦点,继续收黄鳝,钱你先收着,等我回来再说。”

  “宇哥,你去省城干啥?这么多钱我……”

  听说杨宇要去省城待一段时间,张大猛愣住了,他倒不是担心杨宇,而是害怕自己管不好账。

  “黄鳝泥鳅越收越少,我的去省里看看,能不能找点别的活计干!”

  杨宇点点头,让张大猛独自负责收黄鳝泥鳅,是杨宇早就计划好了的,人无论做什么事情,并不是天生就会的,因为张大猛为人老实,没心眼,所以杨宇决定好好的培养一下张大猛,锻炼他的生意头脑,而最好的锻炼,就是给他一个平台,让他自由发挥。

  第二天一大早,四辆大卡车准时开到杨宇家,将昨天收开的黄鳝泥鳅称完,算好账,杨宇又把杨德顺拉到屋子里,给了他两千块钱,让他补贴家用,然后坐上了三河水产公司的顺风车,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,来到了省城。

  “师傅,你知不知道蓉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在哪里?”

  快要到省城的时候,杨宇扭头询问正在开车的师傅,蓉城作为省城,自然是有服装批发市场的。

  “荷花池?哪儿就是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了!”


  (https://www.bqwowo.cc/bqw120129/6159192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窝:www.bqwowo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qwowo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