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窝 > 重生之全能网红 > 第371章矛盾

第371章矛盾


  周家的两个女儿,还是小觑了那个女的“一心想成为周教练妻子”的坚定意志力。


  她俩针对她而制定的一切“阻挡”的策略,都基于对方的目标是“周教练”名下房产这个认知。因此围绕着那套140平方的大户型商品房,周家两个女儿拟定了种种.限.制.措施。


  归根结底要做到一点:杜绝对方任何一丁点的谋夺“房产”的希望。


  在两个女儿名下的“房产”的一半权属,当然不容对方“染指”。而属于亡母遗留的那四分之一“房产”,在整个继承未分割完成之前,想“动”它也不能轻易动的。


  这就只剩下父亲“周教练”名下的那四分之一“房产”,有点棘手。


  他如果想用自己这四分之一“房产”去讨好那个女的,还是可以的。比如说,他名下有四分之一的“房产”,他坚持让那个女的进“周家门”,入那商品房居住——女儿等后辈又有什么理由“拒绝其进入”呢?!


  那样一个“厚颜.无耻”之女,硬要挤入周家“同.居”,没办法阻挡的事儿。周家两个女儿只能重点防范“色令智昏”的老爸,不让他把名下四分之一的“房产”变现啊。


  如果四分之一的“房产”变了现,按照如今的市价,也能有10多万。那女的就好骗到钱后“远走高飞”。


  虽然作为一个整体的“房产”,想要切割出售,概率低之又低。但周家两个女儿都不惮以最大“恶意”去揣测人心,预估危机,当然想顾及“最坏的结果”。


  周家两个女儿,要防范的,就是上述极端的情况出现。


  前面说过了,她俩穷尽一切办法,想要不让那个“女学员”窃取她们“亡母”购置的这套房产,然而对方跟“周教练”这两个家伙,似乎从头到尾,都没冒出过要求分割变现这140平方的房子的企图心。


  如果有这样的企图,最直接了当又好操作的一招,就是跟“周家两个女儿”谈判:由她们支付10多万给“周教练”和女学员,而“周教练”则把归属他名下的房产,统统转给她俩……


  如此一来,“周教练”能拿到钱,而女儿们可以拿到房子。到时是把140平方的房子,重新装修改户型,分隔成两套各70平方的房子?或者明确了“产权”后再从容通过“房产中介”出售,得了钱再平分?都可以的。


  上述是一种最省事的处置办法。可以将各方的利益最大化。


  而且“反向操作”也完全可行。也就是说,两个女儿把归属她俩名下的“房产”,统统先卖给“周教练”,直接套现了钱。而“周教练”拥有完整的房子产权后,或留着“自住”,或“待价而沽”。市场给的价格合适就卖,不合适就先留着,等到有合适的价格再卖!都可以的。


  ……


  周家两个女儿,就是要防止那“女学员”教唆“周教练”如此跟她俩“摊牌”。好好的一个模范父亲,都要被“坏女人”给教坏了。


  然而,“周教练”勾.搭上的那个“女学员”,这么长时间跟一个“老头儿”交往,就是不见提什么“要求”。别说教唆他跟女儿们闹着“分家产”了,就连平常时也没见她怎么花过“周教练”的钱!


  这种情况下,周家两个女儿“不喜反忧”。


  感觉那“女学员”如此“克制”着绝口不提钱,不提卖房分钱,肯定是在“憋大招”吧?!


  只有“所图极大”的居心叵测之辈,才会特别具备超人一等的克制力、忍耐力。


 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:这家伙究竟在图她们“周家”什么东东呢?!


  “周家”的两个女儿,和她们各自的夫婿,还有后辈们,讨论此事也不知道多少次了。可惜始终难以得出合理解释。


  周家两个女儿心烦气躁,干脆也懒得去琢磨那个女的有什么真实想法了。反正不会是什么“善茬”的。周家两个女儿固执的认为。


  周家两个女儿觉得,当务之急,就是跟她们的父亲“周教练”摊牌了——如果父亲真要跟那个“女学员”组建新家庭的话,她俩不希望父亲拿她们“亡母”购置的房子,来充当“婚房”。


  妈妈如果有在天之灵,也会不甘心,不瞑目的。


  女儿们不好跟父亲撕破脸皮说什么狠话,只能含糊的用“亡母”之名,辅以大义,来对抗“周教练”此等在女儿看来很是“丧心病狂”之举!


  本来以为“周教练”会非常抗拒这样一种事儿。都是聪明人,哪有听不出女儿们的话语中,隐.含着某种威胁:如果“周教练”真铁了心要跟那女的结婚的话,就不要住那套140平方的房子了。


  “周教练”当然听懂了。


  但他的反应,却超乎两个女儿的预料。


  “周教练”非常干脆爽快的,口口声声承诺:他和新妻子不会“死赖”在那140平的房子不走的。等他俩去“婚姻登记中心”扯个证,就会迅速搬离那房子。


  言下之意,都不必女儿提醒,从他的角度,也是觉得那套大房子住得不安心的。


  父亲答应得如此爽快,周家两个女儿反而心里更不舒服。


  感觉好像她俩“逼”着老父亲“无家可归”似的。她们有那么霸道吗?!连自己年迈的父亲都会无端的加以“欺凌”?!


  她俩的本意并非想让老父亲“流落街头”好吧?!


  只是想阻止他被居心叵测的“女学员”诈骗了而已。


  老父亲却硬气的决定,哪怕搬离140平的大房子,也要跟那个“女学员”结婚。这对周家两个女儿来说,真是“情何以堪”?!


  两个女儿对自己的父亲,总会比较的“宽容”。她俩立即用最大的恶意,把“周教练”的这种表态,归结为是那个“女学员”在背后“搞鬼”!采取这种另类的对抗模式,来让两个女儿“犯堵”,让她们有种“进退两难”之感!


  毕竟是自己的老父亲啊!难道还真能把他“赶出家门”,让他无家可归吗?


  如果不坚持不让“亡母”留下的房子,那个可恶的“女学员”,岂不是也要“趁虚而入”,打着跟“周教练”结婚、照顾他的名义,也堂而皇之住入那140平大房子中吗?!


  周家两个女儿简直绞尽了脑汁,也想不出“两全其美”的招数,来对付那个“女学员”了!


  感觉她们已经“老懵懂”的父亲,就宛如一个“人质”,被万恶的“女学员”给变相的挟持了。


  真是晦气!


  但“周教练”越是干脆爽快的表态:等他跟“女学员”扯了证以后,就会很快“搬离”140平方的大房子,周家两个女儿反而不敢在这问题上再“逼”她们的老父亲了。


  万一把老父亲逼得一时“想不开”,有个什么“三长两短”,作为女儿的她俩,就真的“百口莫辩”了。


  另外,在良心上也会受谴责,好似她们把老父亲一步步逼往“绝路”似的。


  如此不堪的罪.名,周家两个女儿觉得自己承受不起!


  直到某一天,真的在140平方的房子内,再也看不到老父亲“周教练”和那个“女学员”的身影了,这两个家伙真的无声无息地搬离了那住处!


  周家两个女儿顿时慌了神。


  她俩知道,单凭如今“周教练”负债累累的经济状况,不可能在外头购置新的商品房。


  如今的商品房那叫一个贵啊。已经远远不是当年的那徘徊在“谷底”的房价了。哪怕是6线的墟镇上的商品房,也要大大几十万一套了。


  老父亲哪里还有积蓄去购置新房子呢?


  别说现在负债累累,就算是十多年前,“周教练”照样拿不出“首付”,来购置那套140平方的商品房。反而是“周教练妻子”,不声不响就存下了够“全款购房”的诚意保证金。


  周家两个女儿,分析来分析去的,想到“周教练”毕竟工作几十年,手头没那么紧,况且他还买有“社保”,到去年刚好步入“退休的年纪”,每个月帐户上,总能领取一笔“养老金”。


  每月有固定的“养老金”发放。“周教练”拿着这样一笔钱,就算购置不了新的商品房,拿来在外面“租房子”,那也是完全足够了。


  “周教练”尽管晚年做生意“赔了”,赔光了他一辈子的积蓄。但他年轻时就坚持购买“社保”,而且购买的还是比较高的档次(反正不是买最低的那一档)。购买多年,到了60岁,已经购买了差不多40年的养老保险,远远高于“至少购买15年”的标准。


  这种情况下,“周教练”一开始领到的退休金,本就不算低。毕竟他最开始的那20几年,都是在一线大城市的“大驾校”代他缴纳的“社保”。当时参照的便是一线大城市的“社保”标准了。


  到后来,离开大城市的“大驾校”,自己返回南方家乡的小城市发展了。“周教练”没再选择“挂靠”的单位,而是以“灵活就业人员”的名义,自行按照“年度”继续缴交“社保”。


  当时恰好是他做生意蒸蒸日上的“发达十年”。


  在那段时间,“周教练”自己购买“社保”,比在大城市的“大驾校”更舍得啊。


  “大驾校”顶多替他购买比较靠中间的“社保”档次,绝对不肯购买最高的档次的。


  想都知道了。最低及最高的“社保档次”,都是参照那一年度的本地平均工资的比例,计算得出。


  比如说吧,某“一线大城市”,某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。那么,最低档次的“社保”缴费标准,就是60%,乘以5000元,那“灵活就业参保人员”的缴费参考月工资就是按照3000元作为“基础工资”。


  “灵活就业人员”缴纳“社保”的比例是20%(个人承担了个人及企业两部分的缴费了)。以3000元作为缴费“基础工资”,那缴20%,就是每月要缴纳600元。一年12个月,就得缴纳7200元。


  如果是最高档的“社保缴费”标准呢?就按照当地平均工资的300%,作为参照“基础工资”。


  还是上面“某一线大城市”为例。如果那一年度的平均月工资是5000元,这最高档的300%的参保“基础工资”,那就是15000元。


  “灵活就业人员”每月需缴纳%,作为“社保”参保费。那就得缴3000元。一年下来,“社保费”都得缴3万6千块。


  乖乖啊,在那个年代,有钱人就不说了。其实对于许多普通的打工仔而言,其实辛辛苦苦做一年工,都才勉强可以挣到这3万多快4万块钱而已。


  而对于有钱人来说,那仅仅是他一年缴纳的“社保费”,就花掉了。


  有钱跟没钱,就有如此悬殊!


  如果让自己来选择,“周教练”年轻时供职了20余载的“一线大城市的大驾校”,那是绝对舍不得替本公司的“员工”购买最高档次的“社保金”的。就算“周教练”是大驾校的“金牌教练”也好,舍不得就是舍不得。


  毕竟一个“一线城市”的大驾校,要运营得起来,内部的员工人数,那真心不在少数。


  它能替每个员工都购买到“社保”,就挺不错的了。怎么可能还购买最高档次的呢?那得多花费N倍的钱啊。大驾校要生存要发展,不可能如此不计成本的。


  一些小的驾校(比如“周教练”家乡的驾校,甚至还懒得替教练购买“社保”的呢。干脆就每月给你多算500块钱,你自己购买社保也好,不买也行。都随便你。如果真要买,每月500块,其实也只是勉强够买当地最低档的“社保”而已)。


  “周教练”在那“一线城市”的“大驾校”中,算是真正的“顶梁柱”型的教练人物了,因此“大驾校”才特别优待他,替他购买了中等档位的“社保”。


  就是这样,驾校每年在他身上投入的资本,也要比请其它教练,多费一万多块钱啊。


  因此,“周教练”在大驾校那20余年,其实购买的“社保费”,档次就不算低的了。


  就那样,在“一线城市”的大驾校一呆就呆了20几年,而那段时间,也就是由单位替他购买了20几年的“社保”。购买档次并不低的“社保”。


  (https://www.bqwowo.cc/bqw195567/10545182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窝:www.bqwowo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qwowo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