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窝 > 锦绣丹华 > 第六十一章 开张

第六十一章 开张


  老赵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,丹年这几日不见踪影,竟是连句话都不问。只说现下自己找了砖和泥,没钱请泥瓦匠,就自己垒了锅台和账台。

  丹年重新和老赵商议了下店里的布局,丹年决定参照前世里的中餐快餐店的模式,大堂的西侧是摆放饭菜和收银的地方,东侧的大片区域都放上桌椅算做是吃饭的地方,厨房就放在后院。

  放饭菜的地方生着炉子,炉子上坐着一个大铁盒子,续着水,放菜的几个大白瓷盆就坐在热水上,方便保温。馒头是放在笼屉里蒸好的,即拿即吃。

  素菜两文钱一份,荤菜三文钱一份,荤菜和素菜各有五六样供人挑选,只要买菜,就送一个大馒头。这样的话就算客人只点了一份素菜,两文钱也足够保本了。

  这些家常菜做法简单,只要油水足,味道就不差,出门在外做生意的人不怎么计较口味,也不需要聘请大厨,梅姨和吴婶婶两个人就可以胜任厨师。

  丹年还吩咐老赵去找几根竹子打了几百块竹牌,上面涂上红色,绿色的漆,红色的牌子代表荤菜,绿色的牌子代表素菜。客人在收银的地方买牌子到打菜的地方领菜,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收银凭条。

  盛菜的就用粗瓷碟子,打个三勺菜进去,碟子就堆的高高的,看起来分量十足,客人肯定满意。

  原来大堂临街的那面墙丹年都让老赵给打通了好几个窗户,里面的饭菜和吃饭的人,外面的人一目了然。只要大堂收拾的干净,丹年不信没客户。

  丹年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店的价位定的多高,来来往往的都是商贩,中档偏低的餐馆才能吸引的住他们,就像前世她大学旁边的开发区高新企业的白领聚集区一样,都是些价位一般的快餐店,生意好到不行。

  丹年还特意交代,每天店里要烧一大锅菜汤,把鸡蛋花打的碎碎的飘在汤上,每个人都赠送一碗菜汤。

  等和老赵商议的差不多了,碧瑶提醒丹年临近中午了,该回去了,丹年给老赵留了二十个大钱,留着让他作为这几日的开销。慧娘这些日子担心她食不下咽夜不能寝,加上不十分信任老赵,肯定顾不上这些事情的。

  丹年嘱咐老赵先忙,她先回去,吃完饭就让小石头和冯掌柜来给他带饭,顺便一起忙店里的事情。

  中午吃饭的时候,丹年就趁机向小石头一家提了想让他们去店里帮忙的事情,他们正愁初来京城找不到活干,这会有现成的工作,自然是又惊又喜满口答应。

  吃完饭,小石头,冯掌柜和吴婶婶就匆匆去了店里,丹年不放心,想跟着去,被慧娘拦了下来,乖乖的睡了午觉起来练字。

  碧瑶坐在一旁看丹年练字,不停的打着瞌睡。还未等丹年写满一张纸,就听得梅姨过来说大夫人跟前的朱妈妈来了,带了大夫人的话,问前几日丹年生病了,这两天身子可有爽利了些。慧娘的意思是丹年装病也够久了,既然人家来了,就去露个脸。

  丹年扫兴的扔下笔,吩咐碧瑶收拾下桌子,就往堂屋赶去。还没走到门口,便听到屋里面朱妈妈正在和慧娘说话,朱妈妈的说笑声隔了老远都听的清清楚楚。

  丹年心里冷哼一声,还真是会抬举自己,不过是大伯母跟前得了势的婆子,以为来了他们这里就能充个主子了。

  丹年刷的掀开竹帘就进了屋里,朱妈妈看起来四十上下,浑身绫罗绸缎,大约是保养的好,看起来跟一般有钱人家的主母似的,跟母亲坐在小桌旁说笑。

  丹年厌恶的看着朱妈妈头上插着几支明晃晃的金钗,这大妈是诚心来炫富的还是怎么的,以前在沈家大宅看见她时也没打扮的这么暴发户啊。

  朱妈妈见了丹年,满脸堆笑的站起来说道:“丹年小姐,夫人遣老奴过来看看。前几日大爷和夫人听说丹年小姐身体不适,担心的不得了。”

 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,丹年微微笑道:“劳伯父伯母挂心了,现在身子爽利多了。”说完,便坐到慧娘身边,也不抬眼看朱妈妈。

  朱妈妈又跟慧娘说笑了几句,慧娘本就不喜欢这种大嗓门聒噪的女人,朱妈妈说什么也只是微笑附和两句。朱妈妈坐了一会,便起身告辞了。慧娘虚意挽留了下朱妈妈用晚饭,朱妈妈连忙告辞说夫人记挂着丹年,要赶紧回去复命。

  待朱妈妈出了院门,慧娘和丹年才对视着长出了口气。丹年思量再三,决定还是不跟慧娘说她在嫂子那里听到的话,许氏毕竟是大房里的人,她还是信不过,若是那许氏只是听了些捕风捉影的话来诳她,凭白让慧娘堵心不痛快。

  要是大伯一家真厚颜无耻的提了出来,到时候再由母亲出面也好拒绝。

  “娘,我不喜欢大伯母一家,感觉他们对我们是有想法的。”丹年想来想去,只得用这种方式来提醒慧娘注意下。

  慧娘摸了摸丹年的脑袋,叹道:“你大伯母那里,以后能不去就不去了。别看她笑眯眯的,实际上人心隔肚皮,她想怎么样,我们都不知道。”

  丹年乖乖的点头,蹭了蹭慧娘的胳膊,笑道:“娘,等我们的饭馆赚了钱,我们就买处宅子,不住大伯家的房子了。”

  慧娘含笑应了,刚要说些什么,就听到梅姨在外间通报说老郑夫妇要来给二奶奶和丹年小姐辞行。

  慧娘诧异的看了看丹年,丹年撇撇嘴说道:“是我让他们走的。现在我们有了小石头和碧瑶两家人,用不着他们了,我也不想用大伯家的奴才,跟我们又不是一条心。”

  “也是,放两个人在这里跟监视我们似的。”说罢,慧娘就拉着丹年进了堂屋外间。

  老郑夫妇收拾好了包裹,夫妻双双给慧娘和丹年磕了个头就告辞了,慧娘也未做挽留。刚朱妈妈来的时候,她就从偏厅的窗户处看到老郑婆子拉着朱妈妈说些什么,想是沈大夫人那边现在也知道了这事。

  慧娘也只是礼节性的感谢了下老郑,这段时间麻烦他们两口子了,提醒他不该说的就别多说。老郑明白慧娘的意思,和老郑婆子跪在地上点头称是。

  慧娘吩咐丹年取了二两银子出来,给了老郑做辞别的谢礼,老郑也没推辞,拿上银子磕了头就走了。

  丹年不高兴了,她顶讨厌老郑这种人,本来家里就不宽裕,还要把省下来的钱给老郑。慧娘白了她一眼,“给了银子就堵了他的嘴,你呀,以后做事要学着点!”

  过了两日,小石头回来说按照丹年的规划,店里已经收拾利索了,就等着开张呢。

  丹年兴奋不已,碍于自己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子,不能随意出入这些地方,只得委托冯掌柜和老赵主持开业仪式。丹年和梅姨她们商量了下饭馆的菜式,定下了几个家常菜,素菜就烧茄子,酸辣白菜,清炒豆腐,荤菜就定了小炒肉,红烧肉和爆炒鸡块。

  老赵请丹年给饭馆命名,丹年想了想,这间饭馆是在自己和慧娘殷切盼望爹爹和哥哥回家中开张的,不如就叫盼归居,老赵领了丹年写好的字就跑去找师傅刻招牌了。

  等到开张那天,丹年和慧娘呆在家里,丹年是坐立不安,前一天已经仔仔细细交代过了他们,若是有小吏和流氓地痞前来捣乱,就报大伯的名号,说是沈大人家开的。

  又教了他们,若是有客人来,当服务生的碧瑶和小石头要如何应对。又叮嘱梅姨和吴婶婶,炒菜的时候不要吝啬油,就连素菜要要浇上红烧肉的油汤增加点香味,开始的时候店要打名声,一定要客人满意。

  听的慧娘都烦了,拉过丹年让他少操心,冯掌柜和老赵对这方面有的是经验,还用得着她指点。老赵笑说已经和官府里的小吏打好了招呼,官府的人听说是沈大人家开的,也没多说什么,好声好气的把他送了出来。

  丹年却总是不放心,就怕自己的现代快餐饭馆的理念在古代行不通。

  临近中午的时候,沈大夫人派了老郑过了说后日庆王爷在城郊的庄子上有个聚会,到时候全京城的少爷小姐都会去玩。这次来,是专门邀请丹年去跟姐妹们一道过去玩的。

  丹年正烦心饭馆的事情,随口说道:“不去,没空!”

  老郑苦着脸求丹年,慧娘想了想摆手让老郑回去,说丹年一定会去的,老郑这才欢天喜地的回去了。

  丹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她去,慧娘笑眯眯的说:“我们既是不想要听你大伯一家的安排,也不能就让你一辈子待家里做个老姑娘啊!丹年,你也大了,多见识几个世家子弟也不错。”

  丹年涨红了脸,世家子弟她见过两个,一个是充满了酒色财气的堂哥沈铎,还有一个就是那个永远冷着脸的苏允轩。

  丹年总觉得跟他有深仇大恨,虽然是帮了他们家的大忙,丹年一想起苏允轩就气不打一处来,一副永远是别人欠了他钱的冷酷样子,会有女人看上他才有鬼!丹年恨恨的想着。

  好不容易等到了下午,小石头驾车带着吴婶婶,梅姨和碧瑶从饭馆回来了。

  丹年惊奇道:“你们怎么回来这么早?”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?见一行人喜气洋洋,丹年也放下心来,料想应该没什么事情。

  吴婶婶呵呵笑着说:“丹年,你可不知道,第一拨做出来的六大盆菜,不到中午就卖光了,大堂里面人都坐不下!我跟你梅姨在厨房里做菜都做不及。青菜汤也没了,馒头卖光了来不及现蒸,老冯没办法,跑到城西的包子铺买了人家上百个馒头回来配着菜卖,最后几十个客人都没喝到汤。”

  丹年这才彻底放下心,跟慧娘一起笑了起来,开业第一天就这样,看来是个好兆头。“那客人有没有说菜味道怎么样?”丹年追问道。

  碧瑶接着笑嘻嘻的答道:“都说好吃,娘和吴婶婶炒菜放的油多,肉菜的香味飘到门外大街道上,老远都能闻的到!昨天买的菜都用完了,好多人想吃都没能吃上。冯叔叔去了菜市,那里人都收摊了,没办法,只好先关了店门,等明天早晨去买菜了。”

  丹年看着笑脸如花的碧瑶,这些日子碧瑶吃得好睡的好,人也变丰满了,也长漂亮很多,“碧瑶,你在店里,有没有人想欺负你的?要是有,你就不要再去了。”

  碧瑶俏生生的站在那里,摇头笑道:“没有人欺负我,小姐莫要担心。再说了。”碧瑶红着脸看了眼在院子里栓马车的小石头,低声道:“还有冯大哥在我旁边呢,有他那么大个子在,谁敢闹事啊!”

  丹年看着碧瑶一副小女儿姿态,不由暗笑原来这么几天功夫,碧瑶就喜欢上了小石头了,她得找个机会跟娘提一提,碧瑶比她大一岁,也到了订婚的年纪,两家要能结成一家人,也是美事一桩。

  吴婶婶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,说这是今天的营业收入。数钱这事丹年最开心,连忙倒在堂屋的小桌上数了起来,一共两千八百多文钱,不到三两银子,丹年心里甜蜜蜜的,成本也就不过一两银子。

  吴婶婶和梅姨交完钱就去准备晚饭了,等老赵和冯掌柜回来,丹年数出来两千文钱交给他们做明天买菜的钱。丹年又细问了哪个菜最受欢迎,明天好多做一些。

  丹年给他们细分了任务,冯掌柜负责采买和收钱,老赵负责记账和维持店里的秩序,碧瑶和小石头就负责打菜,吴婶婶和梅姨负责做菜。

  丹年这样安排也是有私心在的,对于老赵,她还不是那么放心,老赵跟她合伙开店的目的也是赚够了钱赎了原来的主子。把管钱的重任交到他手里丹年还是不放心的,等再观察一段时间,她再决定。

  前天买菜一共花了不到一千大钱,丹年以为怎么也够用两天的,今天她拿出来两千个大钱来采买,面粉什么的也要多蒸一些。东西准备充足了,就看明天的生意势头会不会更好一些了。


  (https://www.bqwowo.cc/bqw64320/3401754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窝:www.bqwowo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qwowo.cc